关于跨性别女性和女性之间资源问题的看法
我觉得一个人的社会性别来源于他特殊的独一无二的生活经历,而非他的生理,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该为社会性别去定义他为此应该做什么。
性别的定义恰好是为了快速区分出拥有相似经历,面对统一事件有相似反应,会做出相似决策的人,
可以说用生理性别去分群是不精确的,但是靠自我感知是错误的。
事实上我认为人对自己的认知并非是平滑的,或者一成不变的,人本身就是在不断进行着变化,这其中包含着对事物的看法变化,决策变化,也包含着认知变化,
我认为按照社会经历分群要比生理和认知人群更加精确,但同时这不代表着要赋予这种分群某种意义,只是为了更精确的找到自己的群体
放到现实中来讲就是,我认为跨性别女性比起女性,更像是跨性别女性,因为她们拥有更相似的共同体验和反应决策系统。
我并不认为她们需要“变得更像女性”,just do like yourself,ok?
然后下面是暴论时间,
有一个姐姐给我科普过一些关于跨性别女性在男性监狱受到强奸的风险和案例数要远远大于在女性监狱中强奸女性的。
我很同情她们的遭遇,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女性的错,付出一些女性的代价就可以换来更多的跨性别女性的安全,类似这样,这里的问题在于,
为什么牺牲的是女性
- 人的政治立场来源于自己的群体,
跨性别女性的立场实际上是跨性别女性群体,而非女性群体,
- 女权的提高来源于人权的提高,
弱势群体的征求权利之路并不能来源于抢夺,只能来源于更底层的,更深层次更基础的提高。
简单的说,你把女人吃绝户了你也得不到想要的的,别再盯着女人了
还有最后一句,
社会一直都是以牺牲一部分人,存活一部分人而前进的,
一直以来我们牺牲的有弱者,有愚蠢者,有时运不济者,当然也有高洁者,有奉献者,
但是随着技术的演进,特别是可以服务于人民的去中心化的技术,让人们有了脱离中心化的机会,
我们可以去放弃更应该放弃者,以保全和我们更相似的人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
Comment